Figure AI 与 OpenAI 合作终止: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新转折
在科技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,人工智能领域的每一次动态都备受瞩目。近期,Figure AI 宣布终止与 OpenAI 的合作,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,在行业内激起层层涟漪。
Figure AI 与 OpenAI 的合作始于 2024 年 2 月底,当时 Figure AI 完成了高达 6.75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,公司估值飙升至 26 亿美元。基于此,双方达成合作,共同致力于开发面向人形机器人的下一代 AI 模型。
在合作短短 13 天后,搭载 OpenAI 大模型技术的 Figure 01 便惊艳亮相,其可以与人进行流畅的对话交互,精准理解人类意图,甚至拥有记忆力,还能描述视觉体验、规划未来行动以及反思记忆、口头解释推理过程等,这一成果标志着双方合作在机器人学习能力上取得了重要进展。
同年 8 月,Figure AI 乘胜追击,发布了第二代人形机器人 Figure 02,被其称为 “地球上最先进的 AI 硬件”。Figure 02 通过搭载定制 AI 模型,不仅具备了自然对话和视觉推理能力,在续航和计算能力上也有了显著提升,距离向工业用户销售量产人形机器人的目标更近了一步。
合作终止背后的原因
然而,北京时间 2 月 5 日,Figure AI 却突然宣布终止与 OpenAI 的合作,转而专注于内部人工智能的研发。这一转变看似突然,实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。
从 Figure AI 创始人 Brett Adcock 的观点来看,OpenAI 的重点并非将 AI 带到机器人等实体的嵌入式人工智能。他认为,要在现实世界中大规模解决嵌入式人工智能,就必须垂直整合机器人人工智能,不能将人工智能外包,如同不能外包硬件一样。在他看来,建立一个端到端的人工智能模型,专注为特定硬件提供动力,才是正确的解决方案。
除此之外,OpenAI 自身的战略布局转变或许也是导致合作终止的因素之一。去年 11 月,有消息曝出 OpenAI 正在重建曾在 2020 年解散的机器人团队。并且在今年 1 月 31 日,OpenAI 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涉及人形机器人的商标申请,这一系列动作表明 OpenAI 在机器人硬件研发领域的野心逐渐显露。
Figure AI 的未来展望与行业影响
Figure AI 宣布合作终止的同时,还宣称在完全自主研发的端到端机器人 AI 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,并承诺在未来 30 天内向外界展示 “人形机器人上从未见过的东西”。这一消息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。
若 Figure AI 真的能实现技术突破,或许将重新定义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方向,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。
从行业影响来看,Figure AI 与 OpenAI 合作的终止,预示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。一方面,Figure AI 的 “单飞” 可能会给人形机器人行业内其他企业带来示范效应,促使更多公司重新审视自身的合作策略和研发方向。另一方面,OpenAI 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入布局,也将使其与曾经投资过的初创公司如 Figure AI、1X Technologies 等形成直接竞争关系。
总的来说,Figure AI 与 OpenAI 合作终止这一事件,不仅是两家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,更是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未来,我们拭目以待 Figure AI 在 30 天后的惊艳展示,以及 OpenAI 在机器人领域的后续动作,共同见证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新变革。
声明:本站稿件凡恩品牌资讯以外部分类目资讯转载来自于互联网,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删除。